第十四回 兰妃言慕容往事(3 / 4)

茶杯,轻珉一口道。

“世子所说也甚为有理,但慕容霸无意,旁人可有异心?”慕舆根打圆场。

“儁儿,王叔是担心你,你看这次慕容翰与慕容霸俱为前锋摆明了是给霸儿在军中立威。另外中原侨族和辽东世族,原本就以慕容翰为人望,若其再助力慕容霸者……加之其母兰淑仪才智过人,风韵卓绝,那燕王宠爱过甚。”

“咳咳,前将军,此中之事不便和世子讲吧。”慕舆根素鄙慕容评贪财好色。

“笑谈、笑谈,可今日之事不得不防。”慕容评转色道。

“何事?”慕舆根急切的问道。

“慕舆将军,今段部已灭,世子母后为段氏族人。王后失宠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加之今日你也见到了,慕容霸和归来的慕容翰交往过甚,我原先就知道,慕容翰在军中威望甚高,慕容霸若得其助力,恐……”慕容评此番说出了内心的忧虑,“若世子再不进行谋划,王叔是担心你的大位……”

“王叔,你多虑了。”世子放下茶杯,“来人,送客”。

二人见慕容儁如此决绝,不便多说,悻悻然出去了。

大辽河呼呼的流淌着,似述说着无尽的悲歌。河水无言,却看着两岸数百年的征伐未曾停歇。

此时燕国大军已然进驻河边的襄平城。

于这城东,大辽河畔。慕容皝已命人设三丈高祭台,其上设招魂幡,置案台,上置香炉,左右各置陶俑石马明器于两旁,树以招幡,迎风飘扬。

燕王素冠帻,白练深衣,器用皆素。士卒皆披缟素,虽是暮春时分,却于这青青旷原之上似柳絮,似白杨林,这五万大军不动如林。因去岁纷扰,慕容汗棺椁匆匆归葬于徒河青山之下,燕王特设此祭坛遥祭慕容汗。

只见慕容霸、慕容翰扶燕王左右缓缓迈上祭台。

“幽幽青山,涛涛江海,奈何夺我汗弟。”言罢声泪俱下。

“汗弟英勇,人所共知,燕王不意栽培他可惜天不假年,福缘浅薄,望燕王保重。”慕容翰扶起燕王,进言道。

“父王莫忧,儿臣定秉王叔之遗志,誓灭高句丽。”慕容霸进言。

“汗弟,你听到了吧,我慕容燕国后继有人,此战若擒得敌首,必献于你陵前。”

主祭跪曰:”燕王敬再拜,请哭。”

燕王扶案而泣。一时间三军泪流,伐高句丽心更坚。

王寓已提前在这祭台上作主祭官,见此情形,上前劝慰燕王,“燕王少忧,我燕国将士必戮力同心势灭高句丽。”

只见王寓起身向台下将士宣布,“今我燕国,谨奉晋室,守我疆土。然高句丽,外结石赵,欺我臣民,夺我城池,杀我将帅。今我燕国将士,以故平远将军慕容汗之志为遗志,誓灭高句丽,不破高句丽,誓不归!”言语稍停,却见王寓举起宝剑直向天空,“势不归。”

却见台下,有人起头,五万将士齐声喊道:“不破高句丽,誓不归!”

声音响彻,震耳欲聋,直穿旷野。

夕阳西下,白袍白甲尽染晚霞,一片血红。

趁着太阳快要落山之际,诸将按事前预备之计,按次领兵前行。起先燕国大军全军俱往北道前行,众军渡过太子河,已是夜落时分。

北军在王寓的带领下领偏师一万五千,尽持火把沿既定之北道进军。

临分别之际,慕容翰拉着王寓的手说,“我因将军,复着燕国衣冠,今晚一别将军不知明日可否再见。”

“多谢将军挂念,燕国唯将军方能成大业,我自当小心,将军保重。”王寓拱手说道。

不知是不是岸边湿滑,慕容翰一个跪步,“今我燕国,诸事纷扰,五胡杂处,国中情势未明,燕国失我,不过失一老卒,若失王将军,国失一柱。”

王寓只笑道:“将军言重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