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计定谋攻宇文部(2 / 4)

,以胜势促宇文,石赵分别向我请和,分化此二贼,定能取得优势,此乃我燕国欲行远交近攻之时。以后再徐徐图之,待我军将士休整完备,再行出击,到时宇文石赵皆不在话下。然现因慕容军之事,我军骤而暴起,宇文忧惧,必促其两家合谋攻我燕国,国势堪忧。”

那慕舆根听得不耐烦的说道:“燕王这有何难,将那些军士再召回来就是了,臣不信区区几个小卒敢抗命不成。”

“折冲将军,君无戏言,岂是儿戏。燕之东境饱经战乱多年,难得修养生息,岂能耗我军力过甚。”慕容皝不悦,燕王谋划全局,岂不知从少府侯官处已多方获悉,与高句丽所接边城驻军,已尽皆疲弊,民多沸腾,皆因边民无甚去处,很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若不压制,早晚出事。

“大王体恤军民,我燕国之幸。”慕容翰拜服道,“然臣谋划,我军若只西部边军和都城守军之军力也尚有一战之力。”

“哦,建威将军向在军中有人望,且听汝之有何计?”慕舆根直其身子向其问道。

“一者,我都城驻军数量虽少,然俱为精锐,以一当十,且我军素来军纪严明,攻守有方。宇文兵虽盛,只知冲杀,军阵素无章法,擒其敌首,军自溃;二者,也最为切要。赵国虽有中原十州之地,地广人稠,甲士百万。然其四邻俱为敌国,分散到我幽平之境驻军已然不多,且其国政不修,民多怨言,从其邺城之处发兵蓟城,再到宇文,所费时间,路程乃我距宇文部三倍有余。如若能在赵兵援军将至前将宇文部击败,我燕军则无后顾之忧矣。加之现如今与凉州张氏交恶,再北伐我部,恐也无余力。”慕容翰细细详谈,众人俱竖耳悉听。

“王兄所言不错,此为今夜军报。”言罢燕王将案上之军报传阅众将,“宇文部已遣使和段兰同往赵国邺城,觐见赵天王石虎,其盟已成,若不早做图谋,我国忧矣。”

传阅此报,众人皆言要早做谋划,若在其援兵到来之前,攻灭宇文,大事可定。

看完军报,慕容翰上前谏言:“凡事有利有弊,我军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宇文部乃以逸待劳,其马上战力胜我燕军一筹,此为其一;其二,我军将士出国远征,未有承天景命,解民倒悬之举。若逢恶战,恐将士畏惧,此为隐忧啊。”

“建威将军这几年想必在宇文呆久了,怕了不是。我燕国之战法兵刃于此北境无敌,休说是宇文,就是石赵起倾国大军,我慕舆根第一个带兵冲杀。”慕舆根气呼呼的道。

“慕與将军好大的口气。”慕容霸起身向众人燕王拱手道,“岂知商君有言:‘兵者,必刚斗其意,斗则力尽,力尽则备,是故无敌于海内。’今我燕军战意不坚,将士咸有思归,未战先料胜败,古之良训,岂能无妄使之。”

“你小子,才领军多久。”慕舆根大恼,竟欲起身向慕容霸冲上去。

“坐下!”燕王大怒,慕舆根惶恐只低头服罪。燕王安抚道:“慕舆根,霸儿所虑甚为是,商君之说乃富国强兵之法,此中之说实为吾等后起之邦尊崇之。”

“父王所言甚是。外儒内法,礼为表,法为里,大争之世两不偏废方能自立。”慕容恪向众人说道。

“孤,初继位用法急切,幸得皇甫真言,改弦更张。然使兄长出奔他国,到底是孤之过也。”燕王缓缓注视着慕容翰。

“王上,不要再说了,但使我燕国能富国强兵就好。幸赖燕王,我燕国如今方能四海安定,国泰民安,臣只愿做一帐下士卒,为我王分忧才是。”慕容翰不忍直视燕王的眼睛,伏在地上好久。

“王伯,事情都过去了。”慕容霸起身扶起慕容翰入座,“你我皆为燕王臣子,然汝亦为父王之兄,比之臣子更多一分血亲,王伯不要生份了。”

“今若平宇文,平州大定。孤定以宽仁为本,息兵休战,与民生息,还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