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邺城之内阴谋再起 石氏残胡欲间李农(3 / 5)

幸得过众位兄弟,弟定当竭诚以效力。若论冲锋陷阵,披坚执锐,吾等当不在话下。然但若论背后之事,吾等还是……”

冉闵见董闰不言语,已知其意,命内侍给诸位大人添水,缓缓说道:“董将军欲言又止,看来是不放心这邺城内的众位大臣吧。”

董闰忙起身回话,“陛下,离间我燕国众臣非吾之愿,然我等追随将军日久,如今将军得高位了,有些事情,末将不知……”

未及董闰说完,“来来来,如今我们众兄弟还未赏过这邺宫夜色,随朕秉烛游。”冉闵拉起董闰,回望众人,说道,“众兄弟,如今既然我登了帝位,当让众兄弟们饱览一下这邺宫夜色。”

是夜春风和煦,自冉闵登基之日起,奖掖后进,抚恤鳏寡孤独,擢选官吏,邺城渐又恢复了生机。特别是在苍亭,行饮至之礼,简拔人才于乡野,一时朝堂之上人才济济。

冉闵扶住一栏杆,心情大好,“诸位,这邺宫,若是一年前,吾等可想到你我今日之畅游宫中。”

众人嘻笑回盼,皆曰:“真没想到。”

王泰笑着对众人说道:“都赖大将军,不,陛下天威,方能铲灭石氏复我汉人,肇建魏国。”

冉闵也笑意盈盈,“王泰,你这张嘴就是关不住,这都赖你们这帮老兄弟,朕没有你们,岂有今日。”

一阵微风吹过,侍从上前欲给魏帝披上披风,冉闵摆摆手,意有所思,喃喃说道:“金凤台、御龙观、琨华殿、东掖门,死了多少弟兄,朕不会让这江山旁落。”

众人凭栏眺望,忽冉闵回身言道:“董将军,汝意是不放心这邺城归降众臣,前朝众臣,时势使然,到底有无诚心,犹未可知。若开杀戒,恐人心丧尽。”

董闰感佩,说道:“陛下知无不言,臣就但说无妨。如今邺城之内,陛下骤登高位人心不附,欲趁机归降晋室有之,欲复归石氏这者有之。如今陛下又大肆提拔人才于乡野,世族大家之利受损,恐那些士族有想法。吾等是粗人也就罢了,若万一有人觊觎陛下之位,私相勾结。”

冉闵只重拳捶击栏杆,“汝意,朕已知悉,岂不知那些士族大家之恶更甚于胡人,胡人只骄奢淫逸罢了,岂不知那些士族只仗着祖上功业,隐藏户籍,对百姓敲骨吸髓,朕甚恶之。如今使胡睦、王郁总揽邺城防务,外松内紧,不使旁人察觉为要。朕如今亦觉当时杀胡之令过甚,法度不明,若凭主上好恶烂加赏罚,则国势堪危。当得罪证,方能治罪。”

众人言道:“陛下深谋远虑,吾等感佩。”

这时张艾上前言道:“陛下,然近忧虽解,远虑尚存,幽州之地。”

冉闵沉思一会儿,“爱卿之意,确是甚为切要,朕已得军报,如今蓟城已失,燕国大举来犯。只因国内未平,若无襄国逆贼,石氏余党从中作梗,不听号令。朕几欲亲自领兵,举三十万之众,北讨燕国,固我北境。”

一旁的车骑将军张温进言道:“听斥候来报,燕国起三路大军,其中一路便是慕容恪。”

听到这个名字,冉闵神色却是舒展,“原是慕容恪这小儿,”冉闵笑道,“世无英雄而使竖子成名,可叹我魏国还未收拾国政。若是换作朕,当跃马而前,慕容家小子,谁可与我为敌。”

王泰还是有些许不安,“慕容恪,似得威名日久,羽翼渐丰。四夷之内,高句丽,扶余皆慑于他威名不敢来犯数年,陛下当慎重啊。”

张温亦道:“世人皆言燕国具装铁骑,举世闻名;乞活之军,纵横天下,两军相争犹为可知也?”

董闰忙进言:“然在陛下面前俱是跳梁小丑,当年伐燕之役,若不是陛下只领偏师,如今当已无慕容恪矣。”

众人一阵轻快的笑声。

笑声过后,王泰向众臣及冉闵谏言:“虽如此,然亦不可大意,倘若其推进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