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刘备变袁绍,蒋干盗玉玺(6K)(4 / 5)

持天子的案例。

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董卓,其次是王允与吕布,之后是李傕与郭汜,天子代表着政治中心与最高权力,谁都想掌控政治中心与最高权力,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看看董卓、王允、吕布、李傕、郭汜的下场就知道了,这些人挟制皇帝都没有成功,不仅没有成功,而且还引发了天下人的反对。董卓专权时,就引了关东诸侯

为您大神蠢萌的小妤的《三国:从桃园结义开始》最快更新,!

141 刘备变袁绍,蒋干盗玉玺(6k)免费阅读:,!

『』 ,!

联盟讨伐的事,刘备甚至还是讨董的盟主,对这事记忆犹新。

并且,这些挟制皇帝的人全部死于非命,董卓、王允被杀,吕布被打败而流亡天下,李傕后来被段煨手下所杀,郭汜被自己手下所杀。

甚至后来刘协到了曹操那里之后,曹操也是几度惊魂,又是衣带诏,又是刺杀,又是下毒……若非曹操机警,早就挂了。

二是、出力不讨好。

挟制天子虽然在政治上正确,且可以用天子的名义来为自己办事,比如以天子名义招揽人才为自己所用、任命自己人担任官员、独揽朝政等等,但也会因此引发一系列的后遗症。

因为挟制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而不是真的帮助天子拿回属于他的汉室,但是,无论谁迎立了天子,都得在表面上对天子保持恭敬,这是前提。这为后来的篡位设置了障碍。就像曹操一样,他挟制天子,就不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篡位,一旦篡位就会背上千古骂名,他能做的,只能是让自己的后代去篡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事也比较难办,譬如如何区分朝廷中的官员是忠于皇帝还是忠于自己,因为在名义都是以天子名义提拔任免官员的,但是实际上想把人才拉到自己这边来,还得分一个政治立场,曹操在晚期就遇到这事,导致朝廷内部有相当一部分是站在天子那边,包括助曹操平定中原的首席谋士荀彧。

还有,天子一旦发布了命令,听还是不听也是一个问题,实际上,刘协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是被控制的一方,所以发出的大多命令都不会让人过于为难,但并不代表刘协不想自己夺回自己的权力,这就会与掌控者产生冲突。真到那时候,如何处理皇帝?

以历史上的曹操得到刘协的处境为例,就知道奉迎天子是多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虽然曹操迎接天子的最初目的,是想要借着正统的名义,来帮助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事实证明·,皇帝的名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实力强的诸侯根本不理皇帝,实力弱的诸侯投降曹操,也是因为畏惧曹操的实力,而不是因为皇帝的存在。

曹操所占领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靠着他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打下来的,没有一丝一毫是因为皇帝的面子得来的。相反,皇帝还曾经两次三番想要谋害曹操,而曹操在事后只是处理了参与举事谋害他的大臣,并不敢对天子刘协下手。

如果曹操没有迎接天子,让刘协在洛阳饿死的话,那么人们只会说天下的诸侯都无情,不会单独批判曹操。但是曹操迎接了天子,诸侯们便都开始对曹操口诛笔伐,给曹操扣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大帽子。

事实上,相比于供养了皇帝刘协二十五年的曹操,那些在刘协落难的时候一言不发,在刘协被曹操迎接到许昌后,又开始抨击曹操的人,又是什么人呢?

要知道,刘协可是在河东洛阳待了一年多,也饿了一年多,小日子过得十分凄惨。但在那一年多时间里,没有任何一个诸侯理会刘协。

三就是头铁了。

在经过十年谋划后,李风不相信曹凭借奉迎天子就可以崛起,弥补与刘备之间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