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舆论(1 / 6)

绍宋 榴弹怕水 193 字 2020-08-14

三月,赵玖在景福宫内与两位贵妃、公相吕好问、诸内侍,还有随从文武近臣们一起看杂剧。

景福宫的名字取自《诗经》,所谓‘君子万年,介尔景福’,又谓‘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正合天子居所正殿之意。

实际上,东亚文化一脉相承,不止是这年头的东京,另一个时空中的紫禁城,乃至于后来朝鲜首都汉城里,都有景福宫的存在。

至于杂剧,乃是起源于唐时类似于相声的参军戏,却又有长足发展,生旦净末丑已经正式出现,而且戏剧形式也大大进步,不但有正本出演前的暖场焰段,也有了类似于返场和填充正本之后空闲时间的杂办。

甚至,开封府从很早之前,在大相国寺的推动下,就有了自己的专属杂剧《目连救母》,这个佛教故事从每年七夕开始,一定要演足十五天,久而久之,就成了开封府自己的一项传统了,一到日子,开封府官府、大相国寺、周遭居民都会一起筹备。

当然了,信徒们的钱三七分账,财主跟和尚们的钱如数奉还的把戏也是少不了的。

回到跟前,赵官家和他的近臣们在宫廷看戏,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须知道,这年头戏剧、参军戏,乃至于说书都是极为普遍的娱乐方式,甚至比歌舞更普及,断没有普通百姓看得听得,宫廷反而不能听的说法。

实际上,随着汴京愈发恢复往日活力,这几样娱乐方式展示出的流行趋势,远超赵玖的想象,富贵人家聚会、宴席,普通百姓结社做会,包括佛教、道教做相应活动,都会请专业人士来做表演。

宫廷中自然不能免俗。

甚至,宫廷隔绝内外,后宫贵人无法去外面活动,这些说书、戏剧反而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譬如说,某位太后最喜欢听说书,几乎每日都要听,而说书的把什么三国啊、西游啊这些这年头已经很流行的故事尽数说完后,没奈何,就只好临时把时事编进去,以作日常更新。结果某日指着朝廷一次招安现编了一个故事后,效果意外的好,太后非常喜欢,而且格外喜欢故事里那个撺掇着主人公投降朝廷的角色。于是根本不用太后说话,旁边注意到的天子回去就把那个角色真人给升了三级!

这是真事……如果赵玖不从井里爬出来的话!

不过,说书、参军戏、杂剧,之所以在宫廷畅通无阻,说到底还有成本低,以及另外一个很王道的作用。

“说了半日,我给你两个环的钱,你却只买来一个环?”

焰段开始,却只是参军戏形制,却是参军让苍头去买耳环给相公家小姐做礼物,偏偏参军吝啬,只给了一个半的钱,却想买一对环,于是双方因为买一个环还是两个环,给一个环的钱还是两个环的钱捯饬了一顿笑话,最后苍头终于买来环,却到底只是一个环。

“好教参军老爷知道,这是一个环,却又是二个环……”

“如何既是一个环又是二个环?”

“老爷看这个环啊,名字唤做耳圣环,岂不是二个环……”

“呀呀呀……何来如此荒唐,便是唤做二圣环又如何,人家相公家的小姐自有两个耳朵,一个环又拆不开,如何能戴?”

“参军老爷听我一言,实在不行,且让那相公家的贵人小姐将这环戴到脑后就是。”

“也罢,就让贵人暂将二圣环放在脑后就是……”

笑话尚未说完,早在二圣还的谐音梗出来时,台下就早已经寂静无声,听到最后这个包袱,更是鸦雀无声,而偏偏赵官家却坐在那里置若罔闻,竟是半点声音皆无。

两位贵妃低声不语,吕公相也只是望天不语,几名相从文武近臣却面面相觑,然后各自做好了准备……不是准备处置这两个胆大包天嘲讽赵官家不孝不悌的伶人,而是准备随时出言劝谏赵官家。

原因很简单,自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