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践行(3 / 4)

教寺?

兴教寺,又名“护国兴教寺”,属于大唐八大寺之首,位于樊川的少陵原畔,距西安约20公里,是一座着名的佛教寺院。

这里算是佛教在中原的发源地之一,很有名气。

吴王殿下亲自为自己践行,杨帆自然非去不可。

时至傍晚,杨帆才更换了一件衣衫,便轻装前去赴宴。

唐朝有许多佛寺建在长安城郊更远的地方。

特别是南面宝刹,一直延伸到终南山下,构成了遥望长安的终南山寺院群,知名的有草堂寺、清源寺等。

但是城内绝对不少!

尤其是到了贞观之后,寺庙愈发的多了起来。

在文化繁荣的大唐,文化包容性极强,文人参谒高僧,俗人礼佛诵经,都属于正常的社会活动现象。

因此,感受禅风,体会佛缘,往往带有祈福的意味。

兴教寺,远离闹市独辟蹊径,此处古木成荫,花草滋生,景物优雅非凡。

红黄搭配的寺佛,在梵音中构建出一处处宁静安谧的天地,可以随时平静人们的处世心态,舒缓很多人的精神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为人送行都喜欢在寺院的原因。

来到寺门前,只有寥寥的几辆马车,不过,有着吴王府仪仗标志的车架已经来到。

刚下车,便有人引导杨帆进入寺内,向着宴请的殿宇行去。

坐落于山间的寺院,由于占地有限,所以特别注重寺院的结构分布。

尤以山林原色来衬托寺宇的风景,参天古树,叠山怪石,成为了寺内的奇观。

行走在绿树成荫山间小道,看着古松劲柏,远远传来一阵阵意蕴悠长的梵唱,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不沾染一丝凡尘。

意境、心情……无不达到一种微妙的状态。

似乎一切烦恼都抛出脑海,六根斩尽,红尘远去,很是轻松静谧。

还真想一直留在这里!

杨帆被这个没来由的念头吓了一跳,赶紧甩甩头。

咱可注定要当海王的男人,怎么可能抛弃妻子当和尚。

家有娇妻美妾,手握权势滔天,更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傻子才会舍弃一切皈依佛门。

绕过兴教寺的大雄宝殿,就顺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进入一片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竹林。

走了不久,就见到竹林掩映之中露出一角斗拱飞檐。

再行几步,就见到一座古朴的木楼。

门楼阁亭正坐着一人,与吴王李恪相谈甚欢。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穿着一身青衣。鹤发童颜。

他的身材干瘦,颇有些仙风道骨的神韵,背负双手立于楼前。

李恪正埋头聆听教诲。

杨帆眯了眯眼,走进阁楼,上前两步施礼道:“小子杨帆拜见虞老先生。”

此人正是虞世南,也就只有他这种名闻天下、资历深厚的士林大儒才能让皇子恭敬有加,聆听教诲。

虞世南抬起头,笑眯眯的说道:“时下长安人有一句话,叫做‘生子当如杨帆’,嫁女当是杨府,县公小小年纪就成为大都督,可喜可贺,真是羡煞旁人啊!”

杨帆赶紧客气道:“先生您过誉了,这句话可不是是什么好话,那是那些人讽刺晚辈呢,‘生子当如杨帆’,全天下都知道某是一个棒槌……”

虞世南微微一愣,随即大笑,花白胡子也都跟着抖动,等到笑声停止,才温言道:

“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汝虽然豁达放浪,但大节不亏。所作所为,皆是利国利民之举,所思所行,尽是千秋鼎盛之道,只需凭持本心,异日定是彪炳青史之名臣良相,努力吧,小子。”

这等褒扬的话语出自虞世南之口,顿时令杨帆有些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