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隋唐嘉话(2 / 3)

李承乾这个名字回荡在他心头犹如黄钟大吕。

心情激动下,不由得右手紧紧捏着孙思邈的手腕,痛得这药王忍不住道:

“陛下,臣还有带清热丸。”

李世民默然,赶忙松开手。

不过药丸倒是不至于,李世民也不喜欢展示弱态。

也许是近半年食鱼颇有成效,也许是关于此事心里虽不愿面对但早有推测。

毕竟他偶尔也还要去大安宫与亲爹太上皇请安来着。

总之,太阳穴虽有轻微刺痛感,但并无大碍,甚至还有空去推断一下时间:

“侯君集灭高昌建功乃贞观十四年,也就是说承乾直到此时还是太子……”

也就是说太子谋反的事情大概在贞观十七八年前后,之后皇子治才成了太子。

而今年不过贞观四年,时间倒是还长久,或许确实应当去仔细看一下反戾太子旧事以作警醒。

李世民心里细细思量,其他人都闭口不言,包括长孙无忌。

毕竟单侯君集的话确实简单,但其中一边是妹婿,一边是大外甥,并且牵涉到皇家家事。

这种事情长孙无忌会给陛下除了行动和建议外的一切支持。

“朕已着手解决此事,旧祸定难重演。”

最终李世民用一句话为这个小波澜盖棺定论。

除岁同乐,应当确实算是解决吧?

那武家小娘确实有玲珑剔透之心,近月能感觉到承乾较之以往已经活泼不少。

唯一问题就是想到这小娘后来是自己的才人……李世民掐断了这个念头。

这段话标志着此事暂且压下,看大唐皇帝怎么处理太子就是了。

那么另一边也就理所应当的……

“只需大家一言,臣定将执侯君集缚于殿前。”

尉迟敬德起身请道。

不过这次房玄龄就先摇头了:

“岂能因十年后未出之罪,加刑今人?”

尉迟敬德坐了下去,他也明白过来,若是真按这么算的话,陛下就理应先斩了太子……

气氛略有沉闷,苏定方看着光幕上的文字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

“这后世既崇陛下,因何想掘昭陵?”

这还得要李靖与苏定方小声说明了一下他才明白过来:

“千年多战乱,史册典籍多有损毁,如此算来陪葬于陵墓者反倒留存颇为完善。”

对后世的开陵之行径,李世民虽然不能接受,但也理解。

毕竟那曹氏墓如何待遇也通过光幕知晓,昭烈帝墓依然祭祀也是看的明白。

甚至一时间还振振有词了起来:

“既如此,《兰亭》合该入昭陵!”

“否则岂非让后世子孙失望?”

杜如晦一脸淡定:

“既如此,请陛下将《兰亭》真迹祭送于光幕,赠后世。”

李世民当即不说话了,于是笑声也充斥在甘露殿中。

不过杜如晦也就说说,毕竟看这后辈闻莽之所言,即使送过去了,怎么证明是真的也是个大问题。

侯君集为什么要谋反是许多人想破头也想不明白的问题。

这里丈育UP主倒是可以斗胆做个推测。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路径依赖,它同样适用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研究等等。

简单说就是技术或者制度的演变都很容易依赖路径,不管这个路径是好还是坏,侯君集可能就是如此。

首先,老侯同志算得上是将星,但算不上名将。

灭高昌之后,老侯忘了此战是李二凤力排众议推进的,在破了高昌国都后老侯就忘了自己姓啥了。

带头纵兵劫掠高昌府库,并且在没有告知中央的情况下私自对高昌王室权贵做了流放的处置,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