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月初六的中午未时,献贼进入马家沟的东口,双方的斥候在主官道和两条路展开了交战。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陷阵营的将士在马家沟的两条小路之上与献贼短兵相接,与此同时,寇宁国率四百步兵与五百骑兵抵达了马家沟内主官道的中段。
后备营左部和后部的一千八百余将士们自是严阵以待,在汪庆达的指挥下,左部第一司的四百六十余将士向寇宁国的四百献贼步兵发起了试探性进攻。
在左部第一司为后备营的标准编制,司内下辖四个局,每局含正副百总在内共一百一十六人;每局下辖三个旗,每旗含正副旗总在内共三十八人;每旗下辖三个队,每队含正副队总在内共十二人。
原本每队是两个刀盾手和十个长枪手,在经历了数次战事以后,后备营的将领们总结经验,如今已改为四个刀盾手加八个长枪手。
当左部四百六十余将士从官道和丘陵树林间发起进攻之时,他们皆以十二人一队踩着鼓点整齐行进,献贼那边则以四百步兵迎击,寇宁国的五百骑兵则在后观战。
交战不久,四百献贼步兵已是处于劣势,原来在这当中只有百来个精锐而已,但寇宁国只是在那‘寇’字大旗之下远眺战场,且他的五百骑兵亦巍然不动。
直至申时,当四百献贼步兵已近崩溃边缘,寇宁国一声令下,他麾下的一百骑兵立刻下马张弓搭箭,只一轮抛射,后备营左部第一司的将士竟有五十余人中箭!更让人吃惊的是,其中有二十余个刀盾手居然被敌方的重箭穿甲。
要知道后备营左部第一司的四百六十余将士当中,共有三十六个小队,即刀盾手共有一百四十四人,而为了此役,汪庆达将唐世勋分配给后备营的一百一十余副盔甲,另从冯丁亥的右部借了三十余副,给左部第一司的刀盾手每人都凑了一副披甲!这防御力已然上了个档次。
然而谁都没想到寇宁国麾下的那一百骑兵不仅箭法奇准,且用的都是穿甲重箭,这一轮齐射就让汪庆达看得头皮发麻。
于是汪庆达立刻做出调整,他命左部第二司立刻上前支援,且命第一司破开献贼的四百余步兵直接与寇宁国的精锐对战。
而寇宁国那边亦做出应对,他那五百骑兵当中又有一百人下马,这百人全都身披重甲、手持狼牙棒等各类重武器,他们越过那一百弓箭手迎击后备营左部第一司的将士。
只一个照面,左部第一司的中路直接被打穿!好在左部第二司已赶到,双方顿时混战作一团。
寇宁国这一百重甲兵委实凶悍,他们以锥形阵顶在最前头,两翼是散开在丘陵和树林里的四百献贼步兵,一百弓箭手则在后抛射。
汪庆达再次作出调整,他命后部两个司的九百余将士压上,后部第一司攻打敌方左翼,后部第二司则攻打敌方右翼。
至申时过半,左部两个司的九百余将士已死伤三成,而敌方的重甲兵只死伤三十余人。
但敌方也不好受,其左右两翼的献贼步兵已被后部将士给打崩。
也就在那时,寇宁国大手一挥,他麾下又有两百骑兵下马,这两百人一分为二顶住了左右两翼的压力,导致后部将士意欲围攻中路重甲兵的计划破产。
战事愈发胶着,汪庆达的两部一千八百余将士全都上了,且左部第一司已死伤近三百人,另外三个司亦都有百余人死伤,这加起来的死伤率都到三成了!但硬是吃不下对方这四百下马作战的骑兵。
当时在西口峭壁之上的唐世勋、赵吉晟、洪山海和欧阳公子等人将马家沟中段的战场态势看得清清楚楚,赵吉晟的单筒望远镜在几人当中互相传递使用,眼见寇宁国的四百个骑兵下马作战如此凶悍,西口峭壁上的所有人皆皱起了眉头。
而洪山海那时曾感叹道,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