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眼看着朱棣治下的大明江山越来越有盛世的气象,建文帝也慢慢地变得有些心灰意冷。有时候,建文帝在心里也琢磨着,就这么在东堡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也不是一个差的选择。
建文帝虽然这么想,但黄观、石玉生、练子通可不能这么想。尤其是石玉生,别人当堡主的逍遥日子过得好好的,你们一大帮子人突然杀了过来,打扰了别人原来平静的生活。
这一大帮子人,要是普通百姓,那也好说,不就是多几十张嘴,要吃饭的问题嘛!可偏偏这其中有一个人是建文帝,既然收留了他们,那就意味着自己是造反。这都造反了,哪还能过安稳日子呢?
因此,在怂恿建文帝起事方面,石玉生无疑是最积极的。
当然,我们从黄观、练子通二人的的境遇上也可以分析出来,石玉生必须是那个最积极的。
先说黄观,这哥们儿妻儿皆在应天被迫投江自尽,而自己也成了永乐朝的通缉犯。要不是建文帝和练子通的及时出现,这哥们儿早就到江中喂鱼了。
可是这一会儿到了东堡,竟然可以过起安稳日子了,还有小嫩草可以吃,人生在世,夫复何求?
再说练子通,自从练子宁被朱棣杀害,其应天的家人自然也是难逃一死,而峡江镇的练家寨也是遭遇惨案。如果他不是奉练子宁之命,出来护送建文帝,他肯定也是早到阴间做鬼了。
既然建文帝对东山再起之事有些不上心,黄观、练子通又是得过且过,那所有的担子就只有石玉生给担起来了。
既然要起兵,那就要有钱、有人、有粮、有装备。而这四大要素之中,人这个要素是最好解决的,也是最不好解决的。
说他是最好解决的,是因为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建文帝突然亮明身份,自然会有一些对朱棣不满之人主动前来依附。
说他是最不好解决的,是因为人一旦多了,就不好管理,就容易产生内部矛盾,就容易走漏风声。
因此,石玉生决定将人这一要素放到最后来解决。首先解决钱、粮、兵器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钱!
我们只能说这话说对了一半儿。
因为古代对兵器的管理相当严格,谁要是家里私藏兵器过多,是可以直接定你一个谋反的罪名的。再加上有盐铁官营的制度,想要聚集一些兵器,还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既然要弄钱、弄粮、弄兵器,而且还不能明目张胆地弄,石玉生便想到了做贸易。而且是从永州往西,在大山深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做贸易。
石玉生这个主意一出,立即得到了黄观的支持。毕竟黄观虽然很享受现在的生活,但这事儿也只能闷在心里,可不能说出来嘛!有些时候,跟着喊一喊口号、支持一下激进的行为,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反正又不用自己出什么力。
建文帝见黄观和石玉生都支持此事,自然是不多说什么。这一下,可苦了练子通了。
本来练子通在东堡过了两年安稳日子,就差再娶个老婆,生一帮孩子了。可是这会儿,石玉生整出了这么个计划。很明显,在石玉生的这个计划里面,自己带来的这些青壮年劳力都是要发挥大作用的。
虽然练子通很不乐意,但这事儿他还不得不答应。不过他也不能就这么白白便宜了石玉生,于是,练子通当着建文帝和黄观的面,向石玉生提出了一个请求,说自己看上了石家族中的一未婚女子,希望石玉生能帮着促成此事。
不知是建文帝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还是因为他感激当初练子通的救命之恩,不待石玉生答话,建文帝便说道“如此甚好!二位卿家就此结为姻亲,以后更好开展工作了。”
本来石玉生还在心里琢磨着要不要答应这事儿,建文帝这么一定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