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套冷却系统。这大概就是科研都是靠钱堆起来的原因了。
这些东西的确挺贵。
这也是乔喻压根没打算算力支持的原因。一般能用得起他这个平台的实验室或者工程团队,基本上都不缺算力,缺的只是能帮到他们的计算平台。
硬件布置得差不多了,他就得调试软件了。
陈卓阳跟张晓都没时间,老薛也忙于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升级没空帮他做前期的调试,乔喻也只能拉着乔曦一起,帮他一起做调试。
这又不得不说计算所那边的帮助了,那边是真有海量的脱敏数据用来帮助乔喻做训练。
托上次去计算所做讲座的福,乔喻在那边认识了几个挺不错的助理研究员。
既然已经把数据了,自然也不介意顺便帮他做一些处理。反正对面也习惯了做这些基础性工作,而且跟着乔喻做事,还能学到些东西。
比如未来的细雨计算平台的调参方法。
不能小看这项技术。毕竟调参也是个技术活,模块化设计的基础正是对不同任务参数需求的精确理解和适配。
比如优化反应动力学的主模型参数,也可以为优化天体轨道模型服务,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动态调整。
当然,前期平台的能力肯定不如他带人跟着数据那么出众,但不要紧,平台核心就是算法跟数据驱动的。
只要高质量数据样本不断增加,再加上合作者反馈优化迭代,平台的能力肯定是能以指数级增长的。
而且现在机器学习框架已经发展的特别成熟,再加上乔喻没打算接科研范围外的数据,所以机器学习模型的复杂度也很低。
不像是那些所谓AI大模型,过于强调场景的通用性跟复杂性,搞的花里胡哨的,却连数据的有效清洗都做不到。
这种专用的平台学习能力搭建就简单的多……好吧,也只能说是相对简单。
起码乔喻为了敲代码,已经也差不多有一个多月没能睡上一个完整的好觉了。
但没办法,平台核心代码乔喻还真不放心交给别人。毕竟每一个逻辑节点,都直接决定了平台底层计算的稳定性。
别人敲的代码他怕自己看不懂。
至于非核心的代码……嗯,那就更不用专门找个人去写了。
程序员常去逛的开源社区溜一圈,那些功能性模块是真的太多了,用不完。
逻辑简单,不涉及底层稳定性,只需要复制黏贴,然后稍微改动一下,就能直接用上了。
毕竟这不是针对普通用户的界面,UI设计?不存在的!能跑,稳定,不出错就可以了。
基本上跟平台做专业对接的都是理工男。这个人群的审美从来就是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就足够了!
跟口红色号都搞不清楚的人去聊按钮太方会不不会显得太有棱角,不太好看,无异于对牛弹琴。
之所以很多软件的代码都被称之为屎山,无非就是想实现的功能太多了。什么都往里加,久而久之,能跑就万岁。
真正小而美的程序,往往就是那些大众软件最初的样子。就好像很多人早已经忘记了,最初微信就是单纯用来聊天的。
而那时的,只要手机还有2M的空间就能安装,到了现在光是安装包大小已经超过了700MB。
不管如何,在已经推出了主要函数,确定了框架,还有许多人间接帮忙的情况下,把平台的基础框架搭建起来也花了他一个半月的时间。
真的,从小到大,乔喻感觉从没对一件事如此上心过。
毕竟这个计算平台是否能真正做到高效,直接决定了未来的口碑。能不能接到一些大客户。
这段时间乔喻还顺便了解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