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没礼数(2 / 2)

读书,就是十八九说亲都不怕没有好姑娘。

但随着晴姐的亲事定下,赵三郎的婚事就得提上日程。

赵二郎心里虽然也惦记,但不爱挂在嘴边说。赵三郎的婚事难办,连赵老头都拿不准主意,更别说连春儿几个,若是一个办不好,平白还要遭人怨。

何苦来。

而且赵三郎也不讨人喜欢,不说别的,就是嘴上的礼数称呼都没有,看到许灵桃和连春儿从来不会主动叫大嫂二嫂。有时赵老头和赵老二看到了训两句,他才会不情不愿的喊人。

许灵桃一个当大嫂的,自然犯不上跟堂弟计较,宽和一笑就行了,反正赵三郎的亲事又不用她操心。

连春儿的眼神则一言难尽,虽不介怀这一句口头上的称呼,但一想到这是自家丈夫的亲弟弟,就忍不住唉声叹气。

本来说亲就难,为人处世还这般蠢,她是真想不到哪个瞎眼的丈母娘能看上这种女婿。

就连襁褓里的大狸都知道能在爹面前撒泼打滚,不能去娘面前哭嚎,赵三郎偏看不清家里的局势。

赵二郎对他有兄弟之情,连春儿可没有。要是小叔子好,还能有点情分在,要不是不好,背地里跟赵二郎嘀咕几句,兄弟俩还能和睦吗?

赵二郎就是对这个弟弟不管不顾,外人也没法说闲话,毕竟赵三郎上头还有爹娘,用不上哥嫂做主。

偏偏许氏是个糊涂蛋,顾娘家还来不及,哪还有心力分给小儿子。要是真让她做主,只怕明年就把自己娘家侄女娶进门了。

至于赵老二,一心惦记着帮他娶了媳妇就分家,免得操心。

赵老头虽然念着老妻的临终遗言,但因为赵三郎当学徒时的表现,气愤恼火的很。 嚷着让赵三郎别去了,在家里种一辈子的地也没什么不好的,过两天给他娶个媳妇,年后把家分了,划块荒地,将来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这话虽然没在家里传来传去,但赵大郎几个心里都有数。

连春儿忍不住在背地里拍手叫好,要真这么利索的办了才好呢,省得现在烦心。

.

豆腐在老屋做,顺便就在老屋一块炸了,赵氏和杨氏少不得在灶房走进走出。

赵三郎就坐在檐下劈柴,一见两人就低头,当做没看到。

原本笑容满面的连春儿沉了脸,拳头硬了,这要是她亲弟弟,今天这一顿揍免不了。

赵氏发家记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