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笑的退到一边。
蓉宝小声夸道:“不错不错,我都没想到呢。”
钱妙来得到了肯定,还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学,“我跟你们说,我刚刚还想到了好多,就是没来的及说出来。”
“真的?”
钱妙来点头,“那当然,那是一针见血……”
“那你等会儿再跟先生说说。”
钱妙来睥睨天下的气势一下子就萎了,他往嘉宝身边靠了靠,生怕一会儿就被丧心病狂的蓉宝赶鸭子上架。
不过蓉宝这会儿可没功夫理他,正在听贺延文怎么说呢,虽然是自己最讨厌的人,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对手,才能击败对手。
贺延文刚刚已经听过了蓉宝几人的见解,觉得没有一个说的比自己好,顿时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先生,学生以为,一个道理并不能教导全天下的百姓。地方不同,风俗人情也各不相同,就像南人喜欢吃稻米,北人喜欢吃包子馒头,亦或东家喜甜,西家好酸。道理也是如此。出身世家豪族,自幼便有名师开蒙,长辈讲礼,不缺名师书籍,更不缺衣食,一两银钱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随手扬下的一粒米。但对于为了饱腹日夜辛劳的贫户来说,一两银子是一年的花用。如此差别,一个道理又怎么讲的通呢?”
这最后一句话直接反问起了先生,庄先生也不恼,笑着说了句“大善。”
周围其他学生纷纷鼓掌,就连蓉宝也不情不愿的拍了两下,虽然很不情愿,但贺延文说的话确实挺有道理的。
之后就没什么出彩的言论了,有些都是照搬同窗好友的,庄先生听了,都点头说好,等最后一个学生说完,他才佛了佛衣袖,正色扬声道:“天地有规律。众鸟憩林而生,群鱼游水而活,这些都是万物自然的规律运转。如同大富大贵之家,诗书仪礼,缺一不可,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柴米油盐才是最要紧的事。若是官员觉得读书好,就非要所有人都去读书,富贵人家自然无事,但平民百姓之家,温饱尚成问题,又该如何读书?官员便要不言而治。不妄为,不强求,不勉强。?平民百姓若是家有富余,自然会送孩子去学堂念书,家中读书人多,道理规矩礼仪便都有了。”
赵氏发家记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