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愚笨。”
钱二老爷冷哼一声,问道:“你平日都看的什么书?尽学些刁话。”
“祖母时常读《道德经》,女儿偶听过几句。”
钱二老爷低头沉思。
不知是哪一年。
钱家子孙后辈齐聚一堂,陪老太太玩乐说话。
钱家大房承袭家业,聘娶书香门第家的嫡女为新妇,行事周全,言谈得当。养出来的闺女也格外不同,起身抬手,全然大家气韵,不言不语,就把一屋子的姐姐妹妹都比了下去。
钱老太太自然喜爱,搂着孙女心肝宝珠儿叫着,疼的跟眼珠子一样,说礼数气度便是一些官宦之家都比不得自家孙子,只是说到内秀聪慧,她只在背后感慨了一句,“要真论聪明,十个二十个都比不得一个娴丫头。”
屋里的婆子丫鬟只当老太太是因为偏心一手带大的孙女,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总比别的孙女要亲近些。
钱三老爷当时还特意打趣几句,“娘还是偏心二哥,孙女都独疼一个。”
不像别家父母疼幺儿,钱老太太独独疼爱不成器的次子,虽然有时候也气的骂他是个风流鬼,恨不得往死里揍一顿,但每每看到那张长的跟丈夫一模一样的脸后,心肠就硬不起来。
这个儿子,样貌性情都随了他爹,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也不为过。
无能风流也随了去,让人恨的牙痒痒。
不过钱老太太那会儿比钱二夫人厉害多了,不仅管着钱家上上下下,连婆家的生意也一并握在手里,丈夫要用钱,都得求到她跟前。
赵氏发家记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