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5章 来自未来大师的铜炉(2 / 4)

拒绝,这才把人推到了梅姐这里。想到这里,陈阳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又带着一丝侥幸,万一真有好东西被加德看走眼了呢?

不过事已至此,梅姐既然开了口,他也不好当面驳了她的面子。于是,陈阳示意言处把东西拿出来,自己也好帮忙掌掌眼。

言处见状,连忙将脚边那个鼓鼓囊囊的大包轻轻放到桌面上,一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陈阳,一边笑呵呵地说道:“能遇到陈老板,也是我的运气,谁不知道陈阳陈老板的大名,有陈老板给我掌眼,我再放心不过了。”

说着话,言处从包里掏出一件用报纸包裹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面上,然后一层层地将报纸揭开,露出里面一件古色古香的铜制桥耳炉陈巧生,桥耳炉  这件铜炉是桥耳束口炉的造型,雪花金的色泽,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尊贵的气息。桥耳炉的名字由来已久,自古以来,桥就被赋予了媒介、通达的含义,寓意着可以通向美好的境界。因此,这种造型别致的桥耳炉深受后世官宦商贾士族的喜爱,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有人送言处这么一件东西,寓意不言而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眼前的这件桥耳炉,耳廓适中,扁宽的造型显得稳重大气。炉身的线条流畅自然,优雅的弧度宛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圆润的口沿,仿佛带着一丝微笑,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沉淀。束起的颈部,更显炉身的挺拔,如同一位身姿优雅的君子。

炉身圆鼓,像是蕴藏着无限的能量。乳足圆硕,与炉身浑然一体,仿佛是自然造化,毫无雕琢之感,却又透露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炉底平滑如镜,垂弧敞阔,更显大气。内膛平整光滑,可以清晰地映照出人影。

铜炉的皮壳呈现出栗子色,厚重而细腻,仿佛是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才沉淀出如此迷人的光泽。优质的铜料,赋予了它沉甸甸的分量,拿在手里,可以感受到它沉稳的力量。轻轻叩击,清脆悠扬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炉底刻着「陈乔生制」四个字,字体清晰有力,彰显着制作者的精湛技艺。底款  陈阳的眼神掠过那件铜炉,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轻轻地将炉子拿在手里看着,指尖摩挲过炉身,感受着那份岁月的沉淀。

这炉子入手沉重,显然不是那些轻飘飘的现代工艺品,但铜质的色泽和包浆又告诉他,这并非一件历经几百年的古董,这是一件现代工艺品,一件出自名家之手的现代工艺品!

底款中的陈乔生,让陈阳脑海中想起了一位后世名人,眼前的这件铜炉,正是出自这位大师早年的手笔。对于那些只认古董、不识未来价值的人来说,这件炉子只是一件毫无价值的仿品。这也难怪,加德为什么将他请了出来。

但陈阳深知,这位陈乔生大师的技艺,在未来将会得到世人的认可,他的作品也会水涨船高,价值不菲。

陈巧生,字彦岐,号炉香居士,他出生于铜炉世家,祖上自清朝起从事铜炉和铜器制作,陈巧生是家族技艺的第 3 代传人。70 年代起,陈巧生就致力于挖掘、恢复自明代起逐渐失传,至民国时期已完全失传的宣德炉制作技艺。

眼前这件乔生炉,在所有古董人眼里,都是一件仿品,没人知道他的价值。但陈阳心里明白,这位陈乔生未来绝对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亲手做的铜炉,未来价值不菲。

2010 年,雍和宫主持堪布嘉木扬图布丹活佛,委托陈乔生大师为雍和宫铸造三鼎铜炉,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师将巧生炉作为供佛礼器;2010 年沪上世博会,16 鼎乔生炉作为我国杰出文化艺术品的代表,在世博会华夏馆隆重展出,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出席世博会开幕式的各国政商贵宾。  2013 年港城拍卖会上,一件当代仿明宣德炉经典款铜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