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觉得自己特别有道理,他们就是为了家庭和谐,所以不让女儿回京。
回来干什么呢?没有地方住,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们现在的房子有两个房间,可女儿是一家四口呀。
出去租房子?
他们在西北那边工资那么一点,能有多余的钱租房子吗?
而且现在那么多大学生,就连名牌大学的大学生都未必能够留在京城,他们从外地回来的,更找不到工作。
王琦心里是顾念他姐姐的,之前王琦也来找过他们,说是帮姐姐一家子办理回京的手续,让他们配合下让王珊一家子把户口落在他们名下。
户口落进来了,房子不就是一起了吗?
他们不同意。
大概是看到他们的态度坚定,王琦提过一次之后就没有再说什么。
现在,倒是可以给女儿打个电话,让她请假回京。
到时候就说,女儿一家人回来,住他们二老的房子,他们正好可以搬去跟王琦住。
把那个姓裴的女人赶出来。
听说那个姓裴的女人认了给她打工一个女孩做干闺女,她不就是找人养老吗?
既然已经找到了,干嘛还要赖着他们儿子。
肯定是韩蓉搞的鬼!
老两口蛐蛐这些的时候,已经完全忘记了他们之前的想法。
当年,王琦申请调去南陵,他们可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王琦结婚的时候非要他们过去,他们是拒绝的。
最后还是他们单位的领导找来,并且还拿了钱,让他们去,他们才去的。
其实,那钱是王琦到处借的,领导也是王琦让去劝说父母的。
当时的王琦就是怕别人轻慢了韩蓉。
韩蓉本来就是怀孕之后才结婚,虽然周围的人都不知道,但是结婚这种大事,公公婆婆还在世,却没有露面,对女方不好。
人老了,才知道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
也终于害怕自己老了之后没有人照顾。
护工什么的,哪里有自己的亲生儿女照顾来的妥帖。
王父趁那个姓孙的护工不注意,去外面的公用电话亭给西北那边的女儿打电话。
这些年,他其实基本没有主动打过女儿的电话,但是号码家里的本子上还是记着的。
王父依稀记得,女儿去西北之后,原本是在乡下插队。
后来,国家支援西北建设,在那边盖了不少工厂。
工厂多了之后,就得需要有文化的工人。
当地给了个政策,有初中和高中学历的插队知青,都可以来参加工厂的考试。
王珊就是走了这么一个机缘,不用种地,去了县城。
电话打通,王父仔细询问了一番,得知这里确实是王珊的单位,就说找王珊。
“找谁?”
“王珊。”
“哪个王珊?”
“你们那里有很多个王珊吗?就是那个生了两个孩子的王珊,从京城过去的。”
“你是王珊什么人啊?”
“我是她父亲。”
电话那边的人直接说他是骗子。
这可把王父给气坏了。
“你凭什么说我是骗子?我就是王珊的父亲!你让她来接电话,她妈摔断了腿,这事我得跟她说一声。”
“你既然是王珊的父亲,怎么会连她的情况都不知道。”
那边的人直接挂断电话。
其实接电话这个人和王珊的爱人是朋友,关系还不错。
当初,王珊为了孩子想方设法回京,却卡在父母那一关,这个朋友也是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