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
三国时,南阳为魏国所有,隶属荆州。
晋朝,南阳郡为南阳国,瞎宛、西鄂、雉、鲁阳、犨、淯阳、博望、堵阳、叶、舞阴、比阳、涅阳、冠军、郦。
北魏,南阳郡属广州,瞎南阳、峡城,户七千四百八十九口二万六千七百二十八。
隋唐
隋开皇三年583,废南阳郡为邓州。大业三年607复置南阳郡,领县八。范围大大缩小。唐初为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邓州为南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称州,此后不再设置。。
唐初为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邓州为南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称州,此后不再设置。
本段南朝梁时期侨置郡
南梁时天监十年511析武陵郡侨置南阳郡,以安置河南等地南下的流民。治建昌县今湖南辰溪县西北,属卢州。隋开皇九年589,废南阳郡置寿州。
楚昭王芈轸熊壬十八年公元前498年,沈尹戌在率军与吴国军队作战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沈尹戌的儿子沈诸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史称叶公。叶公曾大力平定白云胜叛乱以助楚惠王复位,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分封到南阳今河南南阳、湖北襄樊一带,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在叶地治水开田,颇具治绩。因平定白公之乱,故称叶公。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本段诸葛亮躬耕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此处就是指1800前的东汉南阳郡邓县隆中(即今襄阳隆中)。东晋历史学家习凿齿编撰的史书《汉晋春秋》记载:“先主见诸葛亮于隆中。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1]。南北朝刘宋史学家裴松之注《三国志》也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2]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朕有帝皇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