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原为晋阳令,后联络裴寂与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后随军南下,击败桑显和、俘获屈突通。唐朝建立后,刘文静出任纳言,成为宰相。后随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仁杲,历任户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鲁国公。
武德二年,刘文静与裴寂产生隔阂,并于酒后狂言,结果被小妾告发谋反。唐高祖听信裴寂谗言,将刘文静处斩,抄没其家。
“说起来媳妇,我可是听说过刘文静,貌似他的弟弟不是和他一同被杀了吗?这件事情和裴寂那个老家伙有关的。”
“嗯!这件事情所知者不多,其实刘文静之才高于现在的房杜二人,可以说他是李世民身边的第一谋臣,我父皇刚刚建国之初,他就已经名声显赫。但有一句叫功高震主,其实还有一句叫才高震主,尤其是此人还不是和你一条心的。
就比如说刘文静,除了他对李世民的忠心已经说是盲目的,如此有才华之人,除了李世民无人可以命令其做任何事情,包括我父皇,而那个时候我大哥是太子,刘文静就已经表现出让李世民夺取天下之意。你说这样的人可以长寿吗?
与其说他是被裴寂害死的,还不如说他是自己找死,因为一个不忠于自己的臣子,皇帝是不允许的,尤其是这个人才华横溢。”
听完李秀宁的话,程处瑞想明白其中一些事情,不过马上说道“那这个刘士又谁?说他是刘文静的弟弟,怎么又出来一个弟弟?”
“此人确是刘文静的弟弟,不过他的命好,他在刘文静出事之时还未回到长安,听说是跟着一高人游历,等他回来之时,刘文静已经死三四年了,而此人同样才华过高,但此人圆滑的狠,在官场之上,滑如泥鳅,所以才活的好好的。”
这时程处瑞想起一段关于刘文静当年被杀的事情。
刘文静早年常与裴寂同宿。面对城头烽火,裴寂叹息道“贫贱到如此地步,又赶上世事离乱,我们当如何保全自己呢?”刘文静却笑道“世途如此,时事可知。形势是可以预知的,你我二人相处投合,又何必忧虑贫贱?”
刘文静早年因父亲刘韶战死,袭任父职,授为仪同三司。他姿仪俊伟,才干突出,生性倜傥而有权谋。隋朝末年时担任晋阳县令,与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结为好友。
大业十三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刘文静看出李渊胸怀大志,便与其结交。他对李渊次子李世民非常赞赏,常对裴寂道“李世民绝非庸碌之辈。他豁达大度,神武雄豪,是汉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但裴寂对此并不认同。
后来,刘文静后因与瓦岗李密有姻亲关系,被关进太原郡狱。李世民认为刘文静可以共谋大事,便去狱中探望,并向他询问对时局的看法。刘文静认为天下大乱,只有商汤、周武、汉高、光武之才方能平定。他道“如今李密围攻洛阳,皇帝远在淮南,各地义军数以万计,跨州连郡、阻碍山泽。如能顺天应人,高举义旗,则天下不难平定。而今避乱的百姓都来到太原城中,一旦聚集起来,可得十万之众,令尊所领之兵也有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到时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到半年,帝业可成。”
此后,李世民部署宾客,暗中筹划起义,准备待机而起,但却担心李渊不同意。刘文静知道李渊与裴寂交好,便将裴寂介绍给李世民,三人一同谋划。这时,太原副留守高君雅被突厥击败,李渊也因此获罪。李世民便让刘文静与裴寂去劝说李渊“如今天下大乱,您身处嫌疑之地,又立不赏之功,恐怕难以保全。如今部将兵败,您因罪被拘,事情确实急迫,应当拿出办法来。晋阳之地,兵强马壮,宫监之中,府库盈积,以此举事,可立大功。关中天府之地,代王年纪幼小,权贵豪强并起,不知所从。希望您发兵西向,以图大事。
当时,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