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彩!
“当时,我们两口子和韩三坪老师、刘义老师他们聊到这里,所谓模仿、借鉴、取精去粕什么的就此抛掉,完全抛弃这样的思考。”
“因为我们找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思维,属于我们华国人的思维,从而找到了一个发展我们影视工业化的思路和方向。”
“这份思维就是框架式的文明思维,这个思路就是框架式的结构体系,这个方向就是底层创造力带动中层建筑活力再带动顶层建筑良性循环发展的规划。”
“而这个底层就是编剧工业,这个底层创造力就是编剧创造力,而如何给到编剧创造力?让编剧自由发挥的同时又怎么加速整个创作环节的作业效率?”
“所以,就有了打破现有且是固有的、全能型的只需三四个编剧就能创作剧本的创作体系,把创作人员扩散至现有的15人,以图发挥出在创作阶段更多的创意和灵感,从而拉满创作阶段的活力。”
“再把15人分作5组每3人,每组各行其事,打破全能型结构,只专注每个结构阶段中的内容创作,以缩小创作范围提高精力的方式达到加快效率的目的。”
“最后再以变更作业的模式,让比如在一个剧作中是干人物设计模块的小组,接新项目的时候去干别的模块,以维持编剧的成长上的更多可能性和扩大创造力上的进步。”
“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定死的创作标准,只有分化模块和分工合作的作业模式。”
“也没有定死的内容设计,只有各小组根据总编剧统筹出的剧本大纲下的发散思维的自我发挥,再通过统筹老师整合各组人员创作的内容并达到统一风格的创意性作业方式。”
“看似散,但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实验,一部《星你》的诞生,事实证明,这样的作业模式展现出的效率和创造创意性完爆当下的剧本创作模式。”
“我很自信的认为,一旦打开局面,这将比西方的影视工业更先进,只要让底层充满鲜活力,那就能带动整体影视工业的更好发展,也能展现出全产业链的庞大的市场经济效应。”
“而由底层往上发展和缔造的产业模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工业发展的国情需求。”
“这,就是我璀璨时代的编剧工业,所有的思路和想法都源自于我们文明所体现的框架性思维所展现的文明智慧。”
“我们不需要定式,不需要定理,不需要精致标准主义,需要的就是框架下的千变万化,以随时随地的去适应市场和满足行业里各阶层的追求以及利益需求,最终达成更多包容性的多赢局面。”
楚轩一口气长篇大论说完,把他口干的端起水杯喝茶。
一阵掌声适时响起,是汪元、韩忠平、郑中伟、刘峰和韦证为楚轩鼓掌。
如果楚轩只说这番结论,那他们或许会一笑置之,只当是炫耀自己事业的夸夸其谈。
但先有中西方文化差异根源性阐述,再有文化差异下导致的中西方思维区分表述,又有思维区分下西方影视工业的薄弱点和短浅规划发展的前瞻性,再反之以理以据的回归主题来说明自家这份事业的合理性和前途光明。
怎么说呢?
眼前的楚轩若蒙上面,他们会认为发言的人是国家领导,或是某个大企业的四五十岁的企业家,或者是某大学很有知识的高级教授。
但揭开面,发言是楚轩,只是一位年仅25岁的年轻人。
暂且不论这番发言的对与错、真与假,就从这短短一个小时里的发言中体现出的水平,有几个20多岁人的能有这样的文化底蕴?能有这样的高认知?
古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们和楚轩也就经历了一场由白玉兰带来的一天分别,当下这场会面正事都还没谈,就让他们何止是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