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偷眼瞧了瞧他爹,朱棣虽然很魁梧,但是比起朱高炽,还是小了三圈。尤其是朱高炽的腰,比磨盘还粗。从中间劈开,足足顶得上两个朱棣有余,也不知道这位脑子是不是抽了,能觉得像他。
而且他这么断案子,真的没有问题吗?
应天和北平抓起来的人超过三百,其中不乏富商高官,还有两位宗室藩王,牵连之大,已经震撼朝野。结果就凭着三页纸,都给杀了,这也太草率了吧?
看到傻乎乎的儿子,朱棣又不高兴起来,怎么刚聪明了一会儿,就犯糊涂了?这次朱棣倒是没有多生气,而是把朱高炽拉到了面前,耐心解释起来。
说来讽刺啊,由于朱高炽小时候跟在老朱的身边,父子接触不多。这么多年,朱棣还没怎么跟儿子聊过。
不知不觉间,儿子长得都比自己还硕大了。
朱棣难得收敛了坏脾气,和颜悦色起来。
“皇儿,你觉得天子断案,需要什么?”
“这个……明辨是非,区分善恶,惩恶扬善,公平公正。”
朱棣哈哈大笑,他扭头,取来了厚厚的一摞公文,直接扔给了朱高炽。
“瞧瞧吧,这是父皇北伐期间,刑部上来的死刑名单。这里面差不多有上千个人。”
朱高炽连忙接过来,翻看起来,密密麻麻的人名,光是看起来就让人头疼。
朱棣笑道“你说这么多的案子,父皇能一个个整理清楚吗?这里面能没有冤假错案吗?”
朱高炽无奈苦笑,“父皇,这些案子,就算是专门负责的三法司,也未必都弄得清楚,错误自然难免。因此才需要责寄臣工,让他们负责事务,天子做最后的决断。”
朱棣颔首,“你说的没错,可问题是只要是人,就有私心,就有怠惰。他们给你看到的东西,就未必公允合理。皇儿以为如何?”
朱高炽晃着大脑袋,更加无奈道“怕是只有选贤任能,多任用君子能臣了。”
朱棣哑然,“这不是又回到亲贤臣,远小人的老路上了。这世上有贤臣吗?贤与不贤,是他们说了算吗?就拿你师父来说,你说他算不算贤臣?”
朱高炽毫不怀疑,“师父学究天人,一心谋国,当然是贤臣了。”
朱棣摇头,“父皇可不这么看,你师父这个人,他固然一心谋国,可他希望大明按照他的想法来走。所以说,他的私心比谁都重!当然了,父皇不是说这种私心不好,只是想提醒你,要仔细想清楚这为君之道罢了。”
朱高炽真的很绝望啊!
什么为君之道啊,他连太子都不想干了,天天被这些琐事纠缠着,实在是太糟心了。
“父皇,儿臣实在是想不通。”
朱棣深吸口气,要不是跟柳淳谈了那些教育经验,他是绝对不会说的,可现在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干嘛那么为难儿子,还不是把自己的真实体会告诉孩子呢!
“皇儿,你知道对一位天子最大的赞誉是什么吗?”
“雄才大略!”朱棣笑道“既然是雄才大略,就不可能纠缠在细碎的琐事之上,如果被太多小事情牵扯了精力,就难有大作为。至于说什么天家无小事,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更是胡说八道。”
“人生几十年,谁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处置的很好,就什么都弄不好!一个人被所有人赞誉,要么就是圣人,要么就是废人,总而言之,不会是个有用之人!”
朱棣抓起三页纸的卷宗,轻笑道“皇儿,有商人向鞑子透露军情,有人反对迁都,有人借着交易所套利。你的两位叔叔原来都是塞王,迁居应天之后,跟原来的旧部还有勾结。这些人彼此纠缠在一起,没什么奇怪。他们想父皇兵败,也未必不可能。但是要说他们联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