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飞行器(1 / 2)

绞明 珩毅 57 字 2020-07-07

新的一天到来,在办公室里处理政务的方南收到一封来自广州大学的邀请,是广州大学的学生发来的邀请,邀请方南参加一场飞行实验。

看到是飞行实验邀请,方南欣然同意,给发邀请函过来的学生写了一封回信,表示自己会准时参加。

很快,方南的回信送到广州大学,收到大都督的回信,飞行兴趣小组仅有的三名成员组长董彦组员高翔和孙伟茂兴奋的欢呼起来,欢呼过后,三人又将大都督要来观看飞行实验的事情告诉飞行兴趣小组的几十个编外成员。

对于广州大学中几名学生组建的飞行兴趣小组,方南有些印象,他常常去广州大学视察或者讲课,经常与学生们交流,其中就有学生表示自己想要飞上天空。

飞上天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方南和几个对飞行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探讨。

董彦、高翔、孙伟茂梦想着能够飞到天上,他们也思考过改怎么飞到天上去,三人的第一个思路是像鸟儿一样在人身上插一对翅膀,双臂带着翅膀用力扇,人就能飞上天空。

方南则点出来三人思路中的问题,鸟儿依靠翅膀能够飞上天空,不代表人也能自己制作翅膀飞上天空,翅膀小了不了足够的升力,翅膀大了,以人的臂力也扇动不起来。

最终方南给董彦、高翔、孙伟茂三人一个新的思路——孔明灯。

相传五代(公元907~960)时,有一个莘七娘,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主要原因还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戴的帽子。

另一种说法相传孔明灯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全军上下束手无策,诸葛亮想出一条妙计,明算准风向,命人拿来白纸千张,糊成无数个灯笼,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带着它们升空。

一个个小小的灯笼升起,营内的士兵高呼着“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司马懿竟然信以为真,带兵向天灯的方向追赶,诸葛亮得以脱险,于是后人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孔明灯的起源已经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孔明灯真的能够飞到天上去,若是做一个大大的孔明灯,是不是人就可以乘坐孔明灯飞到天上去?

方南给孔明灯的思路告诉董彦、高翔、孙伟茂三人,让三人去研究一下孔明灯能够飞行的原理,已经去验证人乘坐大孔明灯飞上天空的可行性。

那次谈论结束后,董彦、高翔、孙伟茂三人还有一些对飞行有兴趣的人都参与到研究中,没多久,董彦、高翔、孙伟茂三人成立了飞行兴趣小组,并向学校申请研究资金。

兴趣小组是广州大学的一种校内组织,学生、老师都可以创建兴趣小组或者参加一个甚至多个兴趣小组,这兴趣小组是人民军研究所超级简化版,可以写一份方案,向学校申请研究资金。

实际上兴趣小组提交的方案都送到方南手中,经过方南审批才会资金供学生们进行研究。

人民军缺少研究人员,广州大学的学生们勉强也可以作为研究人员使用,只要研究对人民军有用的东西,方南都会支持,学生们的研究项目再大,所需资金人民军也能够轻松支持。

飞行兴趣小组初期只是对孔明灯进行研究,需要的资金并不多,不过飞行兴趣小组研究孔明灯飞行原理却花了很多时间。

若是非人民军教育体系的旧时代知识分子,怎么也不可能明白孔明灯为什么能够飞行,但广州大学的学生们可以。

重力、浮力、火、空气,在了解这些因素的关系后,飞行兴趣小组众人明白孔明灯的飞行原理。

简单的说,在忽略孔明灯体积变化的情况下,孔明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