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皇子献诗(1 / 2)

大明之巅 醉卧江上 2370 字 2020-05-03

半晌,二人都逐字逐句完成了对皇子学业的考察工作。

徐阶抬头望天,很隐秘地直翻白眼,毫无疑问裕王弱爆了,文章狗屁不通,简直不好意思给他点评。

与此同时,严嵩喜的眉开眼笑,旋即面露凝重之色,拂须沉吟片刻,稍加措辞,开始很老练地对景王学业进行了不吝词藻的褒奖,言辞之华丽堪比奉天承运的《青词》,很明显景王属于大ss级别的存在。

嘉靖帝笑眯眯听完愣住了。

“献诗?”嘉靖帝一脸古怪。

“是,老臣通读殿下学业文章后,发现文章之后附有一首诗,殿下素来孝顺,想必是殿下借此献给吾皇,祝愿我朝人才辈出,永葆大明江山万世基业,国运不断之意,请陛下鉴赏。”

“载圳倒有心了。”嘉靖帝漠然一笑,淡淡赞许。

“是,景王殿下所献之诗,寓意深刻,别具一格,渴求天降英才之心切切,也为我朝重振太祖、始祖雄风而关怀备至,其感念天下黎民百姓疾苦之善心可见一斑,着实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好诗诗,想当初”

嘉靖帝抬头望着殿顶,也很隐秘地翻了个白眼,废话真多,还没见到诗呢,就被你吹的天花乱坠,老糊涂蛋,摆摆手打断他。

“载圳到底献了什么诗?你一字一句吟来给朕听听,从未听说过载圳喜欢诗,想来他煞费苦心了。”

严嵩忙俯首道“确属佳句,不知道是什么名字,只冠名杂诗,其诗曰

九州风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严嵩年近七旬,老眼昏花,吟诵起诗来却不含糊,把一首诗愣是吟出了为国为民为社稷的博大情怀,只这个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语气就令在场的众人频频颌首,赞叹不已。

诗刚吟完,徐阶、李攀龙等人便面露呆滞,怔怔出神,再细细琢磨,顿时大惊,诗是好诗,可其中韵味貌似犯了忌讳。

嘉靖帝也听得两眼放光,忍不住点头称赞“果然是佳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吾儿心忧社稷江山之念果然豪迈,当真是意气风发,拳拳深情,妙极,妙极,此诗好气魄,只是”

严嵩略一迟疑“诗是好诗,然而,有暮气消沉之嫌,立意未免”

此诗虽好,但终究有些消沉,针砭朝局时弊也很明显,身为大才子,严嵩岂能看不出?因此当嘉靖帝刚露出忧虑之色,严嵩便果断祭出迟疑之色,表现出细思极恐,抢在嘉靖帝前面表达自己的隐忧,同时又洗清自己的嫌疑,可谓一举两得,‘不玩火,不烧身’技术精纯无比。

严嵩心思缜密,年年打雁,岂能今日被雁啄眼?

嘉靖帝摆摆手,摇头笑道“严阁老迂腐了,朕乃圣君,臣乃忠臣,当前朝局之势你我都心知肚明,南倭北鞑,百姓苦难,都是当今难题,何必藏着掖着?此诗确有针砭时弊之意,但作者用心良苦,为朕祈求上天‘不拘一格降人才’忠心着实可嘉,我大明有此等忠心耿耿之士,岂不是大明幸甚?朕的大明若吏治清明,民风纯朴,朝野欣荣,天下已无不平事,这等诗作自会销声匿迹,泯于世间。说到底,根子终在外部匪患上,朕相信大明长此以往,所谓苦难终究会慢慢消失。呵呵!此作者豪迈,有气魄,朕为作者贺。”

嘉靖帝虽猜忌心极强,但这一席话,中兴之主的博大胸怀一览无遗,严嵩擦汗,急忙称是。

回过头,盯着徐阶,淡淡一笑“徐阁老,载坖的学业如何?你也点评一下吧!”

徐阶急忙垂首,不着痕迹苦笑一下,景王的学业被严嵩点评得天花乱坠,那是景王真有大才,可裕王这水平,啧啧但又不能昧良心,做那欺君罔上之举,怎么办?

抬起头时,徐阶已是踌躇满满,笑道“陛下,巧了,裕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