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自白马驮经入关传佛以来,中土便有了佛、道。儒三教之分。
九流,更是如此,自两千年前百家争鸣后,以儒、道、法、墨、名、杂、农、阴阳、纵横九家之名而分的九大流派,共称为三道九流。
九流之中又有分别,实际上是分为‘上、中、下’三等。
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
而之所以用‘流’来形容,实际上是以江湖形式比喻为水流,无论是山河岁月如何变换,或还是水脉分支分流,水流可一直遵守天地铁规,同时也可向世人展现其自身的意志思想,有源远,也可流长。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自古以来便是世人权衡他人身份分量的标准。
上九流,几乎全是达官显贵又或是隐士方外,可谓之上。
中九流,方外人僧道尼皆在其列,举子书生也在其中,书画丹青都是其内,可谓之中。
反观下九流来说则显得驳杂了些,其中或善或恶都可见。
恶者便是难逃坑蒙拐骗娼,善者则是些贩夫走卒差人衙役。
也因此,在市井之中一句下九流可是伤人的紧。
在这偌大江湖之中,九流之说屡见不鲜,这供奉至圣先师儒家圣人为祖师的说书艺人虽说在寻常的江湖艺人之中算是高人一等的身姿,任是有人称之以先生,授之以礼待,可也难逃下九流之说。
虽说是下九流,可说书人在这市井之中让人喜爱的程度,可谓是极高。
市井之中的百姓茶余饭后之间难免要多些取乐之事,这围在一张方桌听着那山南海北神鬼志异的言辞变成了不二之选。
听得兴起时自然是津津有味,乐时嘻哈捧腹,哀时也难免有泪意纵横,总而言之是极为牵动心弦。
同样是说书先生,其中也有分别,上了档次的先生可以进入茶楼,在茶楼中说书,以茶座卖钱,茶楼也能借机多跟客人卖上几杯茶汤。
差者便要沦落在街头,与来往路人说书,说得好了便多赚上一些,说得不好拿到手的钱财也不尽人意。
一时间能入茶楼和入不了的茶楼,成了评论江湖说书人的标杆,在寻常百姓眼中,那不入茶楼的说书艺人都是些不上品的闲散人,跟茶馆茶楼之中的正经先生可是比不了,随手给个一两枚书钱也就算是极为不错了。
可这事也不尽然,在简阳府便有这么一位,在这一府之地的说书行当之中,这位先生可算得是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会得书多,说得也极好,扣人心弦到了极点,火候分寸熟稔在心,拿捏的极有准头。
不仅如此,这位可算是狂傲的紧,说书这事便是随性,今日心情大好,便多说些,若是心情不好,那便早草草了事,银钱也不多求,从不开口与人讨要,说罢了书一拍醒木就算了事,从不与人多言一句求生活的低份话。
在寻常江湖艺人眼中的营生,在这位眼里反倒成了消遣心情的闲事,心气喜乐时便说些花好月圆满目喜乐的文章,
心气低垂时,那说出的文章基本上全是引人垂泪让人心生哀伤的言辞。
今日想起《争国》便说那三国争雄,明日想起那《梁山》便说一说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水泊之事,心思难捏的紧,可便是如此,听客仍是络绎不绝。
这简阳府内大大小小的茶楼茶馆都托人找过这位,拿出的条件也是极为丰厚,摆在明面上的银钱不说,那茶座茶资的分成也是厚重,可便是如此待遇,那位仍是不闻不问,丝毫不喜。
还是与往日一般,闲逛在简阳府街路上,心情好了便想邻边借张桌子,从怀中掏出醒木,先言上几句招揽来听客,说上几句压言诗便开了书,临了时将收来小半的书钱和方桌一同还给人家,而后拎着余下的书钱打上一葫芦烈酒,溜溜哒哒奔向这简阳府之中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