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府大管家金森,手持书信出了横亘在城东的宽阔庭院。
望着身影出了府门,伤病初愈的金登云脚下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在地,连连后退步才算止住身形,原本倦色的双眸上困意更重,望着那金森离去方向,淡笑道“这天罚,来得真快。”
名动天下的长安金三爷喟然长叹,自嘲般笑了笑,似是解脱了一般念叨着“为哪般,这天地,到底为得是哪般?”
说罢,金登云强压着倦意,手中铜钱高高抛起,手在空中连结数印,阵阵淡蓝色光辉从铜钱上喷薄而出,向周围四散而去。
淡蓝色光辉逐渐稀薄到最后薄可不闻,将这占地倾余的金府全然笼罩其中,阵阵肉眼不可见的人间气运从纳意湖中升腾而起,似要逃出这府邸一般,可刚接触那层笼罩穹顶的透明光幕便悄然退避,被那九百七十株扶疏蕉吸纳其中。
半空中,铜钱微微旋转,阵阵梵音从铜钱中隐隐传出,那一团团肉眼不可见的人间气运缓缓凝聚,化作一条条透明光蛇裹挟着千丝万缕的单薄春风,缓缓汇入院后高塔中。
绽放淡蓝色光辉的铜钱似是没了灵力支撑一般,纷纷落入金登云掌心,身着白缎锦衣的金三爷凝眸不语,静静地望着那座名为观沧的七层高塔,怔怔出神。
金府院后这尊观沧塔可谓是冠绝长安,登塔便可尽览长安城,塔高七层,似倒锥耸立又似春笋弥生,独占了这宽阔庭院大半空敞,周身笼罩着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淡薄雾气,偶有斗彩仙鹤口衔草木而来,为这高塔添了几分神仙意味。
观沧塔高二十丈,通体朱墙丹瓦,塔身雕有矫龙游凤山林走兽大致与纳意湖上石台中的山兽模样相似,雕刻手法极为精绝,似是真有麒麟瑞兽走蛟猛虎跃居其中一般。
观沧塔成八边形,每一角都是斗拱飞檐,上雕仙鹤腾云成飞举之势,上有金漆,一串金铃垂在仙鹤身下,八角皆是如此,微风袭过,清脆声音不绝于耳。
层层有匾,层层不同。
前六层皆为金登云亲手所提,唯独这最顶上一方‘临沧而出沧’的五字匾额出自当朝建阳首阁大学士笃和学首墨太虞之手。
一层正中一块蓝底竖匾,上书正楷,观沧。
观沧塔有七层,可谓是这天下藏有谶纬戡舆典籍最多之地,起先三层分别是佛道儒三教秘典,有在世流传也有旷世孤本大多都是重中之重的文墨瑰宝。
四五两层便满是风水堪舆和阴阳谶纬之册,无论是在这世上消失匿迹数百年的《青囊经》还是被称为理气走势悬空飞星的《大小金锁玉关》,还有那寻龙点穴的《撼龙疑龙》皆在其列,这观沧塔可谓是精尽天下风水戡舆阴阳谶纬。
观沧塔六层是金登云的丹室,这天下最精丹道者无非道家几门,其中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分但所求所炼大多是金丹,这天下丹道除了道门还有那卢医圣所创医家中的医丹。
自独尊儒术后,这诸子百家中不少学派销声匿迹,也有不少被先朝的太学国子监和本朝的笃和吸纳其中,这医家便是其中之一,千年来这世间医道大贤灿若繁星,有亲身试毒口尝百草著《本草纲目》的药圣李东璧,也有被人称为仙翁罗浮炼丹的葛抱扑,更有那不愿为官捍着金箍铃钢刀噬骨疗毒的元化公,但其中最为世人熟知的便是那创立圣心谷的药王孙十常。
这药王孙十常不仅这医道旷铄古今,对着诸家典籍见解更甚,孙药王这一生著有上百卷《千金方》,又为《老》《庄》两本古籍添注疏,可谓是博采众家之长。
孙十常一生游历于名山大川之间,修行终南、隐居太白、归隐五台,年愈七十,创圣心谷,圣心谷流传一千六百年,世代秉承济世救人之心,谷主又称药王。
这一千余年,凡是天降大疫酷疾,圣心谷中医者必定现世,济世救人,圣心谷传至此代已近两百代,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