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玉桥三界(1 / 4)

寒门贵子 地黄丸 4779 字 2020-04-17

角木蛟兽首的下面挂着绳梯,徐佑和清明先后攀着落到洞底,地面部用平整的青石铺就,没有一点的突兀和凌乱。

徐佑跺了下脚,搓搓手恢复身体的暖意,幸好现在是春夏之交,天气不是那么的寒冷,换作冬天,怕是要伤到肺腑。

两人缓缓走到那跟护城河似的环绕着高台的深壑边,六座拱桥一字排开,连接对岸,桥栏两侧各自雕刻着四十九尊张大了嘴巴的三足蟾,栩栩如生,仿佛在吞食天地灵气,随时就能成仙得道。

桥身也各不相同,一座金光闪闪,一座银辉泻地,一座闪烁着玉石独有的光泽,一座纯青石砌成,一座阴沉乌木,还有一座是竹!

清明疑惑道“郎君,这是……”

“这是道门六桥!”

清明奇道“出自何典?”他自诩通晓诸家典籍,却从未听说过道门六桥的说法。

“出自《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此经藏在鹤鸣山的道典里,还未曾面世。里面提到五道轮回和六桥之说,五道为神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六桥为金、银、玉、石、木、竹。凡人在世间积下不同的缘法,就会经过六桥进入五道,或成仙成圣,或为王为侯,或贫困潦倒,或为胎卵虱化,从而让善恶有报,清浊分明。”

《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也就是《天地本起经》,大概成型于南北朝时期,所谓的五道和六桥结合了佛教的六道轮回思想,体现了这个时期佛儒道互相争斗,却又互相融合的时代色彩。

徐佑并没有在鹤鸣山见过这本道经,属于习惯性的随口胡诌,但只看眼前的六座桥,就明白它必然是《天地本起经》里记载的度人前往五道轮回之所的六桥。如果连清明都闻所未闻,说明此经现在还未问世,应该是后人根据戒鬼井里的这六座桥编纂而成。

“那,我们该走哪一座?”

想想一路行来的凶险,清明的眼神里充满了戒备。两者间的距离有十余丈,纵身掠过不是问题,但问题是,以设阵之人的手段,岂会让人如此轻易的过河?

可以想见,从河面上过,要比从桥上走凶险百倍,桥上或许死路里留有生门,河面上估计有死无生!

徐佑默然不语,负手站在他们面前的那座桥头,过了一会,轻笑道“清明,你想要什么样的将来?”

“我?”清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低着头想了片刻,道“无忧!”

“如何无忧?贫贱人家为衣食忧愁,富贵人家为权位忧愁,王侯门阀为昌盛忧愁,天潢贵胄为千秋忧愁,仙人神君为长生忧愁。就算跳出五道,真正的超脱天地人三界,又怎知到时会有什么样的烦恼呢?无忧,太难!”

“既然求而不得,那便无所求!”

“好,无所求!这三字自有真意!”徐佑迈步上桥,神态从容,无比镇定,道“六桥为度人,不为杀人,走哪一条没有分别,关键是守住本心,不为外象所惑。清明,咱们高台上再见!”

脚步落在桥面,这座玉石桥竟微微一颤,清明背着阴长生,紧跟其后。行七八步,三足金蟾的眼睛滴溜溜转动,突然精光乍射,从口中冒出青烟袅袅升起,顷刻之间,瑞气氤氲,祥云缭绕,再看不到人影和彼此。

“来者何人?”

徐佑出现在森严幽深的大殿中,两侧立着无不是凶神恶煞的厉鬼,密密麻麻,无有尽数。暗紫色的血从殿柱和周边的墙壁上缓缓流下,不一会就浸透了双脚,将大殿变作了血池。

殿上宝座后坐着一人,隐在雾气朦胧之中,瞧不见真容。

“你又是何人?”徐佑浑无惧色,朗声问道。

“我乃九幽之主,青玄九阳上帝!”

“不知帝君招我至此,有何见教?”

“徐佑,大胆!”

青玄帝君一声怒喝,旁边的厉鬼一拥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