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孩子,沈氏面上更柔和了许多,她看着床上已爬得很利索的孩子,眉眼含笑:“这孩子,好动了些。”
普通的孩子,八个月才会爬,贫苦一些的人家,孩子更瘦弱些,便要比寻常的孩子更迟。
而她家的,虽出生时瘦弱了些,后来家里好过了,她女儿一有好东西都要给她送来进补,不仅将孩子养得壮实,便是她自己,都康健了许多。
这都是自家女儿的功劳……
沈氏回想着过去,有些心不在焉,陆盈已是在床沿坐了下来,将爬过来的孩子一把抱了起来。
伸手捏了捏孩子的脸,见着他那一脸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心里颇为愉悦,随后状似无意地问道:“对了,婶子,孩子可已取了大名?”
“我倒是想了几个,又问了婵儿,她说豫字是极好的。”
陆盈一听便知道自家好友的意思,忙笑道:“这倒是与我所想不谋而合了……”
与沈氏说了会子话,又帮她带了会孩子,见着天色不早,便提出要告辞。
沈氏也不客套虚留,只与她说得了空,时常过来,便将她送出了门。
她走后不久,元令辰收到一个消息。
“宿主,余氏家中来了几个人,将余氏请走了。”
元令辰手中动作一顿:“是哪家的人?”
“那为首的自称是杨家人……”
“杨家……可是那位杨县令?”
“正是他们家。”
元令辰起身,想了想。
钱洄曾帮她打听过朝中的一些权贵,其中高昌县的那几家,她是特意关注过的。
那位杨县令本名杨肖,是商户出身,后来巴上了朝中的尚书令,认了他做干爹,才有机会捐了高昌县令这个官。
“这样大张旗鼓来请人,莫非是要请她接生?”
“听闻是家中有人将临盆了,原先请的稳婆又得了重疾,这才上门请了余氏……”
“我听闻杨家世代行商,家资甚厚,又有朝中高官作为靠山,这样的人家,即便请稳婆也不会只请一个吧?应当早有几个备用的……又怎会快临盆了,才大老远地来请余氏?”
余氏虽说也有些名气,但高昌县本就是京城治下,其中有名气的稳婆也不知有多少,那家人是否真的有必要到这乡野之地,特意来请人?
另一边上了马车的余氏和元令辰一样不解,她虽是弄了那药丸来,但多是留着备用,以免哪日真的遇上了麻烦,束手无策。
可此时她看着端正地坐在自己对面的管事,神情颇有些忐忑。
本想开口询问,又看着对方不苟言笑,一脸端肃的样子,几次张嘴都不知该如何问询。
那管事见着她的模样,皱了皱眉:“你有事不妨直接问。”
“明府家中,应当不缺稳婆才是,即便有人得了重疾,也不至于到我们这乡野之地来寻人……”
余氏说完,紧张地握了握袖中的手。
那管事瞥了她一眼:“原先明府请了三位稳婆,其中一位在半月前不慎摔断了腿,另一位又患了重疾,如今府中稳婆只剩其一,明府独子前些年遭了贼人毒手,如今他年过四旬,还未留下香火,府里的夫人虽是侧室,可明府对着她腹中的孩子可是重视得很,自然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压在一人身上……”
余氏勉强笑了笑:“却不知是何人向贵府举荐的老妇人?”
“是韦氏。”
“韦氏?”
韦氏与她可并不熟络,甚至于前些年还曾接下过梁子。
如今又怎会那样好心举荐她前去。
这其中必定是有鬼。
只是如今她人都上了车,要想反悔也已来不及了。
马车在城中一处宅院的侧门处停了。
余氏下了车,跟着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