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的单间里,樊辰和孙青,一个坐在窗沿上,不停喝酒;一个坐在酒桌旁,僵若石像,一字不发。
樊辰的话语,给了孙青很大的冲击。
孙青之前一直以为,家族倾尽全力供养他,此乃天大的恩德。等他出人头地,飞黄腾达,自然也要粉身碎骨来回报。
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若他不回报家族,世人都将戳他的脊梁骨。
毫无疑问,“孙家生养了你,供你读书,让你上京,令你能够拜入太史令门下。你能有今天,都靠孙家”这句话,将会牢牢地绑住他一辈子。
每当他不情愿帮忙的时候,都会有人拿出来,反复告诉,或者说以此来逼迫他,没有孙家,就没有今天的你。
但这个逻辑关系,是不是也能反过来?
孙青破天荒陷入迷茫。
凭心而论,改变他人生的,究竟是孙家,还是公主,抑或是他自己?
孙家投资他,是因为他天赋卓绝;
太史令收他为弟子,是因为爱他年少多才——孙家的钱虽然是敲门砖,让太史令愿意考校孙青不假,若他不是本身资质过硬,过目不忘,精于术数,博闻强识,太史令也不会点这个头;
跟随公主去岷郡,是因为孙青觉得朝中将有一场龙争虎斗,想要避开,征得太史令同意后,主动加入队伍;
得公主青眼,是因为他的姑祖母孙伯姬,恰好是公主身边的女官。或许,公主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注意到了他。
至于后续的那些事情……
十九年的人生轨迹,如此传奇,究竟谁出力多一点,怕是难以计量清。
孙青觉得,自己是时候想一下,自己该怎么处理一朝飞黄腾达,家人恐怕也会随之改变的情况了。
故他斟酌片刻,打破了这份沉默:“我观公主的意思,接下来几年,昭国恐要大兴水利与道路。”
“我会主动向公主请缨。”樊辰回答,“你留在王都即可。”
孙青怔了一下,就见樊辰轻飘飘地说:“明年开春,柳家就会连新妇带嫁妆一起送到王都,这不是标女官已经说过的事情吗?你人若不在王都,又怎么成婚?再者,明年,你也刚好加冠,双喜临门,岂不妙哉?”
话虽如此,但孙青很清楚,樊辰只是帮他找借口而已。
成亲又如何?就算他在外年,柳家难道就会不认这门亲事了吗?
加冠虽然也是大事,可与仕途相比,孰轻孰重,还用想吗?
归根到底,不过是因为,二人都知道,就算公主想要亲力亲为,若他们这群做属下的敢真让公主参与基础建设,大王绝对二话不说,直接把他们两个给处理了。
所以,公主若要离开王都,去督促各地的道路建设,修建轨道等等,孙青与樊辰二人,必定有一个要跟去。
另一个呢,当然要留在王都。
毕竟,上林苑里还有那么多眷族,不可能说郑高来负责。
若以二人的巫力属性来论,于情于理,最适合的分配都是,孙青留在上林苑,樊辰追随公主。
何况,孙青本人也不太希望离开王都。
准确地说,不希望距离大王太远。
这也是世家的通病。
世家一旦远离权力中枢,就代表着飞速没落的开始。
如果不能在几代之内,重新回到君王身边,一个曾经显赫的大家族,往往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没了。
正因为如此,哪怕知道,跟着公主,大王也绝不可能忘了自己,但孙青还是本能倾向于留在上林苑。
说句不好听的,他在王都,家里闹出什么事,他还能尽快处理。
若他不在王都,天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孙青决定,必须趁着这个机会,给家里定一些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