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更清楚,坚持推行变法,自己很难享受到胜利的果实。
即便是昭国,也不是变法近百年后,才有了统一大业的根基吗?
苦处我品尝,后人享荫凉。
既然半点好处都落不着,我又为什么要替后人打算呢?
想清楚这一点后,卫沂之望向荀慎的目光陡然复杂起来。
短短半天的接触,他对荀慎的印象好得不行,险些以为对方真是谦谦君子,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了。
直到这一刻,卫沂之才如梦初醒。
荀慎本身的性格,或许真有这么好,但别忘了,他是公认的法家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是法家当世的代表人物。
而法家的思想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拿人当消耗品用。
毕竟,能想得出“不定期用一些罪名,将部分百姓贬做罪犯,一为震慑众人,二有足够人力填充宏伟工程”的法家,从来就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卫沂之并不反感法家。
准确地说,诸子百家,他只对墨家稍微感兴趣一点。但不是因为墨家的学说,仅仅是因为墨家的各种发明,令卫沂之十分好奇。
至于其他各家学阀,他并没有太明显的偏好,不喜欢,也不讨厌。
他只是暗中惊讶,荀慎的感染力着实惊人,不知不觉,就令他忽视了眼前竟是一位视人命若草芥的法家大贤。
这令卫沂之忍不住反省。
他以前总觉得世人皆醉我独醒,除了父亲稍微有那么些远见卓识外,周遭的大部分人都既无知,又虚伪。
与他同辈的人且不去说,哪怕是卫国朝堂上的三公九卿,卫沂之也是从小见到大,太了解他们了。
什么好处都想要,却又想一分危险都不沾,最后两边都讨不到好。
可近来几日,他陆续见到殷姮、荀慎等人,个个才智卓著,令人如沐春风,能与他谈到一块去。不必多言,就能明白彼此所思所想,甚至能令他有所启发。
这是前所未有之事,令卫沂之欣喜之余,也逐渐想明白了缘由。
卫国太弱了。
弱小,就留不住人才。
除了荀慎这种一心惦记故国的人,又或者卫家这种世代富贵的家族外,其他人都跑到强大的昭国、祝国、郑国,富庶的陈国去了,谁也不会来卫国自讨没趣。
“轨道令樊辰,出身氓隶。”
面对荀慎冷不丁来的这么一句,卫沂之有些疑惑。
为何突然提起樊辰?
下一刻,荀慎的话语,就令他无比心惊。
“将人当薪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荀慎神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抹惆怅。
“哪怕万千氓隶之中,只能再出一个樊辰,世间所有的氓隶,就不能轻易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