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年,11月21日,日本,石见国,江津。
“别看了!”韩松拍了一下林宇的肩,后者正在眺望着东方的海面,虽然那边一片风平浪静什么都没有,“都入冬了,这季节哪来那么多台风?再看也看不出什么来,快到了,让你的人准备起来吧。”
林宇打了个激灵,随即说道“自从上了你这船,我就一直感觉不踏实,生怕一阵风吹来,我的两个营就得喂鱼去。毕竟,这里可是日本啊。”
韩松哈哈一笑,说道“蒙古那是倒霉,冬天都能遇到台风。不过哪来那么多意外呢?哦,对了,我跟你说,我们这烈焰级可是见识过真正的风暴的……”
说话间,他们所率领的船队已经接近江津港的岸边了。
这支船队包括12艘各类舰船,搭载了由第一山地步兵营、第17普通步兵营和两个连海军陆战队组成的日本干涉军第二团——两个月前,全体大会决定对日开战后,总参谋部把之前做好的一份预案稍稍修改了一下,拿出了一套“日本干涉军”的组成方案。
根据这套方案,东海军将出动四个主力合成营,辅以四个普通步兵营、两个海军陆战队营,编成两个旅四个团。每团都配上一艘烈焰级、三艘星火级和六艘顺风级用于运兵兼制海作战——这个运载吨位以客船的标准来说稍嫌挤了些,但短途机动够用了,太多反而乱——每旅又配上额外的三艘星火级和六艘顺风级用作后勤补给和备用。总计动用兵员六千人,其中陆军四千、海军两千,海陆配合,将能够在日本漫长的海岸线和薄弱的陆地纵深条件下发挥出极为灵活的作战优势。神出鬼没、直捣黄龙这些成语简直就是为他们而发明的。考虑到日本糟糕的陆路运输条件,甚至可以说,比起镰仓幕府,他们才是更像是在主场作战!
呃,好吧,这些兵力可以说打场通商战争都够用了,但是开战都两个月了,整个日本干涉军还是磨磨蹭蹭的,一点“直捣黄龙”的意思都没有,唱主角的反而是陈远琪和高川他们搞出来的那些玩笑式的“倒幕军”。
直到倒幕军打赢了大保原合战,日本干涉军才动了起来,先是出动了以第二标准合成营为主力的第一旅第一团接收了博多,又占领了至关重要的下关,夺取了九州岛与本州岛之间的关门海峡,打开了倒幕军前往山阳道(本州岛西南侧的行政大区称作山阳道,西北侧称山阴,两道合称“中国地区”)的通路。
此后,尚在瀛山岛的第二旅开始向下关迁移,准备以此为前进基地向本州岛出发,但真正出发前尚需要继续“休整”,而林宇和韩松则带领第一旅第二团直接来到了石见国。
来干什么的还用说吗?自然是为了这里的石见银山啊!
全体大会发动这场“日本干涉战争”,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被日本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换句话说就是不能从自己口袋里掏钱,反倒要让日本人为战争买单。那么这就要求收入大于支出,也就是从日本获得的现金流为正,这可就有些麻烦了。日本现在实在是太穷,就算抢或者要求战争赔款都拿不出什么东西抵债来(虽说,如果真的有得选的话,天皇或将军肯定是非常乐意花个几百万买个实权的,然而他们并不能拿出来),那么就只能自己挖了啊!
这个江津港,并不是离石见银山最大的港口,但却是石见国目前最大的银矿输出地,同时也是最繁华的一个港口。因为这里是整个山阴地区最大的河流“江之川”的出口,而在多山少地的山阴,江之川是难得的天然通路,支流众多,主干一直连接到内陆深处,大量商品通过这条河进行流动,这个江津作为它的出海口,自然就成了“小上海”一般的存在。同时,江之川入海前拐了一道弯,几乎恰好把石见银山圈了起来,可以说是银山的天然防卫圈,那么显然,东海国想稳固控制住银山的话,江之川和江津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