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长赢的态度非常明确。
他并不排斥开女户,给女子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
整个国家都是他的,不管民间的财产权归男人、女人还是宗族所有,对殷长赢来说,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区别罢了。
但开女户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能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
认清这一点后,殷姮开始整理思路,琢磨该从什么地方切入。
她回顾昭国的律法,发现法家非常推行实用主义。
别看法家官僚对商人十分不屑,荀慎这种法家大贤甚至直接把商人归到五蠹之列,认为他们是国家的蛀虫,说是喊打喊杀也不为过。
但他们心里也知道,一个国家,没有商人不行。
昭国对此的解决策略就是,对下层,推行耕战,不准百姓经商,防止本国风气坏掉;对上层,却不禁止公卿们私下经商,并对外国商人十分优厚。
君王甚至会亲自接见某些大商人,加以赏赐和勉励,让他们为了利益,甘愿出卖故国,为昭国所用。
姜仲不就干出过协助先王从故国逃跑,凭此换取仕途的事情吗?
千金买骨之后,愿意给昭国带路,情报的商人,更是数都数不尽。
商人是蛀虫不假,但若任由他们去蛀空别国,那就对自己的国家有益了。
这就是昭国上至君王,下至法家官僚们的想法。
但很快,时代就不同了。
殷姮心里有了成算,认真地问:“若天下一统,大兄打算如何处理商人?”
以前昭国优待商人,那是因为商人都不是本国子民,不会真正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但天下一统之后,朝廷对商人总要有个说法吧?
尤其是郑国、陈国,工商业发达,百姓经商由来已久,要是一刀切,都让百姓去种田,不许经商,人家肯定要反抗的。
可要是开放工商业,昭国、燕国、祝国的小农经济,又要受到一定冲击。
哪怕是血汗工厂,赚得钱也比种田要多,却未必有耕作那么辛苦,勤勤恳恳种田的老百姓见了,肯定不干啊!
殷姮思来想去,觉得殷长赢之所以会让她和郑高进行辩论,就是因为他本身也在思考,天下一统之后,哪些政策要调整。
想要征服一块土地,打下来就行;可想要真正让所有人都认同你的价值观,那你就不能强行逼迫所有人都按你的那套来。
七个国家,七种不同的风俗,究竟怎么协调,才能慢慢统一?
若按照“历史”,人们的认同感来自于昭国灭亡之后,群雄逐鹿天下,征战连年,十室九空,导致外敌入侵。
为了诸夏不被夷狄覆灭,人们终于团结起来,一致抵抗外敌,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和认知。
但现在昭国如日中天,不至于有亡国之忧。
六国虽是土鸡瓦狗,可纵然国家灭了,当地人的认知却不那么容易改。
除非狠下心肠搞种族灭绝,否则就只能通过时间、政策,慢慢来融合。
瞧见殷姮一扫方才的忧心忡忡,露出自信之色,郑高默默退到君王身后,殷长赢则不动声色地将问题抛了回来:“阿姮认为,该当如何?”
“法家规定,五口之家治百亩田地,乃是因为,昔日作物产出不丰。百亩之田,需要五个成年人去打理。”殷姮缓缓道,“但如今亩产暴涨,水车灌溉,牛马耕作,二三人即可料理百亩田地。如此一来,便有大量劳动力剩余,大兄以为然否?”
“然。”
“民间弃婴、杀婴之事,屡禁不止,层不出穷。归根到底,皆因百姓穷困,养不起孩子。现如今亩产增加,战争胜利,百姓手里有余钱,弃婴之事自当日渐减少。”
说到这里,殷姮顿了一顿,才道:“年内,尚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