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标榜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
从此,明朝山海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关宁锦防线彻底被摧毁。
在此次战役中,虽然明军由于上层指挥的失误而遭遇惨败,但广大明军将士
“视死如归,鲜有乞降者。拥荷其将,立于海中,伸臂冀蔽,俾不中箭,不失敬礼,死而后已”[10],蹈海死者以数万计,展现出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时人谈迁评价道“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皇清开国方略》谓“太宗神谋勇略,制胜出奇,破明兵十三万,如摧枯拉朽,指顾而定。”崇祯十五年九月十二,京师,乾清宫。
皇帝象一个木偶一样,呆坐在龙椅上,仿佛一名耗尽了全身力气的人一样,瘫坐在龙椅上。
又败了,又是一场地惨不忍睹的彻底大败。十三万精锐,就此彻底折损,关宁锦防线彻底被摧毁,关外仅剩孤城一座,而诸如洪承畴祖大寿等明朝文臣武将,大批降清,让明朝原本就奄奄一息的实力,更到了几乎崩溃的边缘。
崇祯几乎恐惧地想到了,在这些精锐大军被清虏彻底消灭后,那原本就猖狂肆虐的流寇,可能再无人能制了。
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在四川因为抵抗流寇不力,畏罪自杀的前礼部尚书,号称杨阁部的杨嗣昌,崇祯暗想,也许,杨嗣昌在的话,一定会极力劝阻自已不要去兴兵救援锦州,以至十三万大军全军覆灭。
这一刻,皇帝突然老泪纵横。他不会知道,在崇祯十七年初,当李自成的农民军从陕西渡过黄河,横扫山西时,崇祯皇帝在一次高级官僚参加的御前会议上,面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显得悲凉而无奈,感慨万分地对他的大臣们道出了思虑已久的心里话“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将何面目见于地下?”
“朕非亡国之君”,寥寥六个字,发自肺腑,是对兵败如山倒,无可奈何花落去,内心有所不甘的自然流露。
平心而论,在明朝十七个皇帝之中,他不但算不上是最为昏庸的一个,而且完全可以和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相媲美,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正如他自己所说“朕自御极以来,夙夜焦劳。”清朝国史馆编撰的《明史》也对他高度评价“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厉,殚心治理。”由此可见,他的自我评价
“朕非亡国之君”,并不是文过饰非的夸张之词。但是,明朝恰恰在他手上灭亡了,于是乎历史让他背上了
“亡国之君”的恶名,似乎有点不太公平。人们只能感叹他生不逢时,进行委婉的解释。
《明史》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那意思是说,明朝灭亡的祸根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一手种下的。
明清史一代宗师孟森在《明清史讲义》中,把上述观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说“熹宗(按即天启帝),亡国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泽犹未尽也。”
“思宗(按即崇祯帝)而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也,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这种鞭辟入里的分析,既揭示了历史的真相,也反映了历史的无情,让并非亡国之君的崇祯皇帝上演了一幕亡国的悲剧。
这不禁使作者想起了,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中有一句名言“皇帝是历史的奴隶。”在一般人看来,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无边的,可以向任何人发号施令,似乎也可以向历史发号施令。
其实不然,正如托翁所说,人类有意识地为自己而生活,却在无意之中,成为达成全人类历史目的的一种工具,皇帝也不例外。
历史是人类无意识的共同集团生活,将皇帝生活的所有